4「道」

陳大正老師法語薪傳 (第四篇)

 

作者: 陳大正老師    日期:2022.07.16

 

「道」

 

二千六百年前,老子將自身對宇宙的究竟真實(道)和道的秉賦(德)的體悟寫下了《道德經》一書。一百多年後莊子將其思想以獨特的寓言方式宣揚。對很多人來說,「道」是難以理解的,正因為它幽隱不明、無聲無息卻又無處不再,既是天地萬物的根源,又是一切的歸屬!而聖人在悟道之後,他們的行住坐卧無不在彰顯道的軌跡,順應時勢卻又自由自在。

 

所謂的聖人(真人),就是指順應自然之命卻又通達萬物之情的人。下面這篇文章,是《莊子大宗師》篇裡的白話翻譯,大家可以一窺領悟「道」法的聖人,是如何灑脫自在?對於我來說,也只能 「 仰之彌高 ,鑽之彌堅,瞻之在前,忽焉在後」了。

 

以下白話翻譯擷自「文船長的奇異艙」,原文請自行參考《莊子大宗師》

 

上古時候的真人,不在乎自己缺少什麼,不彰顯成就,不謀求私利,他們從不後悔,也從不得意,他們爬到高處不會恐懼,進入水裡不會沾濕身,在大火中不感到熱。這是因為他們對生命的認知已處於大道的高度。上古時候的真人,晚上睡覺不做夢,白天醒來無憂思,吃東西不在乎味道,氣息深沉而綿長。

 

上古時候的真人面對生死輕鬆自如,如一進一出,一來一去那般自然,他們不用心智損害大道,不以人為助力自然,他們心中沒有雜念,外表安寧,神態純樸,他們的情緒變化如同四季變遷那般自然。嚴肅如秋,溫和如春,與萬物相處恰到好處。沒人知道他們的極限在哪?上古時候的真人待人義氣,卻無世俗的交情,他們永遠像是缺少什麼,卻從不接受別人的恩惠,他們獨來獨往,悠然自得,卻一點也不固執,他們心胸開闊,卻一點也不浮華。他們對待人生是樂觀開朗的,他們身在高處是不得已而為之的,他們可以理所當然地奉獻自己,功成之後,也能無所掛礙地退出。他們表面嚴謹地跟著世俗走,內心卻遼闊高遠而沒有約束。

 

他們看起來沉默不語,其實只是沒有心機,忘了要說什麼,萬物都是大道的體現,無論人喜歡或不喜歡,萬物都是一體的,認為萬物是一體的,就是與天道相合,認為萬物不是一體的,就是與人心相合,不把天與人對立起來看,這就是真人。生與死如同日夜交替,是自然的規律,人無法改變自然,這是萬物的本性。

 

泉水乾涸之後,魚兒們被困在陸地上,用濕氣供彼此呼吸,用唾沫讓彼此濕潤。與其這樣被生死所困,不如在廣闊無垠的江湖裡忘卻生死。與其讚美堯舜譴責桀紂,不如忘卻是非,融化於大道之中。把船藏在山谷,把山藏在湖澤,看起來很穩妥,但夜半之時還是被大力士背走,沉睡之人卻未曾察覺,滄海桑田,萬物變遷。造化這個大力士,擁有改變一切的偉力,東西藏得再好,終究免不了失去,但如果把天下藏於天下,就永遠都不會失去,愈想抓住某一樣東西就愈抓不住。

 

但如果一切歸於自然,還於本位,就無所謂失去。所以聖人永遠不會失去什麼,始終與萬物共存。他們能夠安心順應,由少到老由生到死的變化。對於得道的聖人,人們尚且願意效仿,更何況那萬物變化的本源-大道本身呢?

 

大道是真實存在的,是可以驗證的,祂沒有主觀作為,也沒有固定形態,祂可以心傳而不能口授,可以領悟卻無法看見,祂以自己為根本,天地出現之前祂就一直存在,祂產生了天地萬物,包括所謂的鬼神上帝,祂在太極之上卻無所謂高,在六極之下卻無所謂深。先於天地卻無所謂久,長於上古卻無所謂老。

 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