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
2023-07-04
| 《楞嚴經》讀後心得與啟發(第七篇)
《楞嚴經》讀後心得與啟發(第七篇)
分享人:宗群師父
大約2年前,自知佛學有所不足,感謝大正老師的啟發,同時剛好有玲妙、人葦、素蜜的支持,2年後將《楞嚴經》走過一遍。如果要概括最有收穫的一句話是「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」。在「隨緣」中,依次了解諸法所生,唯心所現,一切因果世界微塵,因心成體,總因一念無明,而造就多生多世累劫的因果顯現;然其中有「不變」在內,便是了知一念無明前的狀態,或者勉強名為正念真如。無論是六字箴言的「不迷、不取、不動」或是一心三觀的方法,都是一再提醒自己,覺察遇境時的任何身心位置,之後的起心動念反應,若有失衡,該提起空觀時,該破妄時,要多懺悔、多守戒、多持咒。該假觀時,則從本來無一物去依體起用,且要毫無雜念。《楞嚴經》主要教導我,別輕易相信自己,因為多是妄想,但也別看輕自己,因為必有真心。自此在定課日常拜佛時,不再以贖罪心態去做,而是該做而做,該長養該薰習而做,雖然不敢冒言完全沒有期待下世更好的念頭,但至少有親植大乘種子的喜悅!!!~~~~感謝每場一起研讀共修的讀書會成員,這是一種彼此的鼓勵,好的增上緣,願大家持續精進,隨願所成!!!
分享人:宗群師父
大約2年前,自知佛學有所不足,感謝大正老師的啟發,同時剛好有玲妙、人葦、素蜜的支持,2年後將《楞嚴經》走過一遍。如果要概括最有收穫的一句話是「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」。在「隨緣」中,依次了解諸法所生,唯心所現,一切因果世界微塵,因心成體,總因一念無明,而造就多生多世累劫的因果顯現;然其中有「不變」在內,便是了知一念無明前的狀態,或者勉強名為正念真如。無論是六字箴言的「不迷、不取、不動」或是一心三觀的方法,都是一再提醒自己,覺察遇境時的任何身心位置,之後的起心動念反應,若有失衡,該提起空觀時,該破妄時,要多懺悔、多守戒、多持咒。該假觀時,則從本來無一物去依體起用,且要毫無雜念。《楞嚴經》主要教導我,別輕易相信自己,因為多是妄想,但也別看輕自己,因為必有真心。自此在定課日常拜佛時,不再以贖罪心態去做,而是該做而做,該長養該薰習而做,雖然不敢冒言完全沒有期待下世更好的念頭,但至少有親植大乘種子的喜悅!!!~~~~感謝每場一起研讀共修的讀書會成員,這是一種彼此的鼓勵,好的增上緣,願大家持續精進,隨願所成!!!
-
02.10 2025
2025.02.08非暴力溝通課程學員心得~
-
01.13 2025
114.01.11(六)「非暴力溝通」課程學員心得
-
11.25 2024
無常示現 心旅程
-
11.25 2024
無常示現 心旅程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一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二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三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四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五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六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七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八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九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十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十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