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
2023-07-04
| 《楞嚴經》讀後心得與啟發(第十篇)
《楞嚴經》讀後心得與啟發(第十篇)
分享人:劉有明
《楞嚴經》讀後心得感言分享~
佛告阿難,一切眾生,從無始來,諸修行人,不能成無上菩提,乃至別成聲聞、緣覺、及成外道,諸天魔王,及魔眷屬,皆因錯亂修習,猶如蒸沙煮飯,終不可得,因不知什麼是不生滅心?什麼為生滅心?所以流轉生死,不覺本明、本自清淨;因本心不覺,終日而行,枉入輪迴六道諸趣。佛說一切眾生不成菩提,及阿羅漢皆由【客塵煩惱】所誤。
當時憍陳如比丘,尊者即起立白佛言,獨自解得【客塵煩惱】因而成就,佛證如是。如是。
而我覺得這個法門很適合自己,特別有感覺所以在此分享。客塵比喻為旅客行人,投宿在旅館飯店。客人會來來去去,像生滅心,而常住飯店,不來不去的像主人就是不生滅心。廣義的說,客塵包含四大、五陰、六塵如客人,是無常變動不拘,來來去去的,主人若不動就不迷也不取。其實不是要它不動,而是本來就不動,但如果我們迷了,他就會起心動念,也就是感覺是外境在引誘我們,其實不是,如果我們真正懂的什麼是真如不動?魔是沒辦法的,都是自己去招惹才有的,也就是本經後面講的五十陰魔。當我們學習不取、不迷、不動,就是回到本家,本自一念清淨的家,也就從即假,到即空,再從即空出假到即中,如此一心三觀不斷的學習,就可回到人人本俱的家。理是可以悟,事則要漸修,不斷的修行薰習,不然也會進進退退的。有了這基礎的訓練,再配合《法華經》佛陀的教導,這樣我們大家離成功就會越來越近⋯這是25圓通法門之一,一定還有其它法門,也請師兄師姐不吝賜教及指正,謝謝
分享人:劉有明
《楞嚴經》讀後心得感言分享~
佛告阿難,一切眾生,從無始來,諸修行人,不能成無上菩提,乃至別成聲聞、緣覺、及成外道,諸天魔王,及魔眷屬,皆因錯亂修習,猶如蒸沙煮飯,終不可得,因不知什麼是不生滅心?什麼為生滅心?所以流轉生死,不覺本明、本自清淨;因本心不覺,終日而行,枉入輪迴六道諸趣。佛說一切眾生不成菩提,及阿羅漢皆由【客塵煩惱】所誤。
當時憍陳如比丘,尊者即起立白佛言,獨自解得【客塵煩惱】因而成就,佛證如是。如是。
而我覺得這個法門很適合自己,特別有感覺所以在此分享。客塵比喻為旅客行人,投宿在旅館飯店。客人會來來去去,像生滅心,而常住飯店,不來不去的像主人就是不生滅心。廣義的說,客塵包含四大、五陰、六塵如客人,是無常變動不拘,來來去去的,主人若不動就不迷也不取。其實不是要它不動,而是本來就不動,但如果我們迷了,他就會起心動念,也就是感覺是外境在引誘我們,其實不是,如果我們真正懂的什麼是真如不動?魔是沒辦法的,都是自己去招惹才有的,也就是本經後面講的五十陰魔。當我們學習不取、不迷、不動,就是回到本家,本自一念清淨的家,也就從即假,到即空,再從即空出假到即中,如此一心三觀不斷的學習,就可回到人人本俱的家。理是可以悟,事則要漸修,不斷的修行薰習,不然也會進進退退的。有了這基礎的訓練,再配合《法華經》佛陀的教導,這樣我們大家離成功就會越來越近⋯這是25圓通法門之一,一定還有其它法門,也請師兄師姐不吝賜教及指正,謝謝
-
02.10 2025
2025.02.08非暴力溝通課程學員心得~
-
01.13 2025
114.01.11(六)「非暴力溝通」課程學員心得
-
11.25 2024
無常示現 心旅程
-
11.25 2024
無常示現 心旅程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一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二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三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四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五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六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七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八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九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十篇
-
11.12 2024
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-第十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