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分類Article
【心靈瑜伽】如果你容易因為別人而改變自己
有一位賣菜的小販在白板上寫下「這裡賣新鮮蔬菜」來吸引顧客購買。一位路人走過來好心的對他說:「凡是有眼睛的一看就知道你的菜很新鮮,何必多此一舉特別強調新鮮呢?把『新鮮』這個詞擦掉吧!」
於是小販照做了,在白板上留下「這裡賣蔬菜」。
然後,另一個人走過來,看了看後不以為然的說:「大家都知道你賣的是蔬菜,不是水果呀,為什麼不把『蔬菜』這個詞擦掉呢?」
小販聽了後覺得有道理,就把「蔬菜」擦掉了,白板上剩下了「這裡賣」。
過了一會兒,一位老婦人走過來客氣的跟小販說:「你坐在市場裡,當然不是來免費送菜的,這個『賣』字真是不必要。」
於是小販也照做了,現在白板上只剩下「這裡」。
接著,一位學生路過看到了白板,他噗嗤一笑,對著賣菜的小販戲謔的說:「全世界都知道你坐在這裡,不是在別的地方,為什麼還要在版子上寫著『這裡』呢?」
於是小販擦掉了最後的字,白板變得乾乾淨淨。
之後,又有一個人走過來,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對小販嚴肅的說:「只有傻瓜才會讓這麼好的白板空著。為什麼不在上面寫點東西來宣傳你的蔬菜呢?」
我們周圍的每個人都有意見要表達,每個人都有建議要提供,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是出於善意。然而,我們是如何在他人的影響下喪失自我決策的能力,如何在權威或群體壓力面前放棄自己的自主性,甚至無意識地背離了最初的目標呢?
心理學家的「社會認同理論」指出,個體在群體中尋求認同時,會自動調整自己的行為來符合他人對自己的期待。此外,當個體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或建議時,往往會放棄自己的觀點,進而屈服於他人的意見,這稱為「從眾效應」。
哲學家海德格爾(Martin Heidegger)在他的著作《存在與時間》(Being and Time)中提出「眾我」這一概念,描述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喪失對自身「真實存在」的掌控,變得像「大家」或「他人」一樣,而非追求自己的真實目標。正如故事中的小販不斷地根據他人的意見修改自己。
心理學和哲學的角度給了我們一些反思,那麼從靈性的角度怎麼看呢?
《博伽梵歌》中,阿爾諸納在戰場上面對內心的矛盾和外界的壓力,也陷入了無法決策、想要放棄作戰的困境。他本身已經是一個很聰慧的人,並且擅長權衡利弊得失。面對站在敵對方的親友,他變得猶豫不決。
阿爾諸納說:「吝嗇鬼似的軟弱無能使我此刻完全失去了鎮靜,分不清自己的責任是什麼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請求您明確地告訴我,怎麼做對我最好。我現在是您的門徒,是向您皈依的靈魂,請指導我。」(博伽梵歌BG 2.7 詩節)
一番苦思未果,阿爾諸納最終轉而向至尊人格神首——奎師那——尋求靈性的指引。這帶來了一個更深的探問,也就是人類如何從外在的迷茫與矛盾中,擺脫軀體化的生命概念、獲得內在智慧,回歸靈性存在本質,並且採取正確的行動?……
★完整內容歡迎收聽Podcast「因為愛,所以幸福」
【心靈瑜伽】系列第31集—
如果你容易因為別人而改變自己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story/cm1j988dm000401sg38c2ary4/platforms
關於 羅莎瑞妮 (Rasarani)
擅長透過基於身心學(Somatics)之身體律動、瑜伽及靜心引導,多面向地協助從動中探索,從靜中覺察,增進個人意識與身心的整合與轉化。多次前往印度修習奉愛瑜伽哲學,喜愛分享瑜伽靈性生活與梵唱,並獲印度Mayapur高等教育學院授予Bhakti-Sastri學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