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知識專欄
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或解讀,絕大部分反映出的是他們是誰?而不是我們是誰?
將內心的平靜交回自己的手裡,即使無法時時刻刻保持寧靜,也要學會斷煩惱的相續!
在遇到外境刺激時,有一種思考對我一直很受用,那就是不要急著反應,同時問自己:「它想讓我看見什麼?」如此,我們就可以比較容易將焦點從外境轉回到自身。生命的不安和困著,有很高的比例都是你的決定權被外境綁架
用心若鏡~ 「不要在意」而「要在心」
很多人在學習身心靈一陣子之後,都會感覺到迷惘,似乎這是一條永無止境的道路,或者迷失了自己的初心,甚至不知道靈性的最後歸屬是什麼?
問:經常聽大家說「出離心」,請問什麼是出離心?
「緣」 我們與出現的人、事、物因緣確實有深淺,但無論深淺都是緣,所以~
「放下」這兩個字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應該都是最難的功課了。放下包含兩種不同的層面,一個是「關係」的放下,另一個是「存在」的放下。所謂的放下就是我們的心不再困在過去的經驗裡,或者緊緊抓住我們想要的結局而不肯
在家族排列中,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表象上讓我們受苦的家人,有可能是犧牲自己的幸福,來避免我們遭受更大的威脅(譬如,死亡)。只是這樣的犧牲,幾乎都會帶來不幸的結果,因為我們並不是帶著智慧和同意來面對我們所愛
問:老師 我今天拜懺完剛好看到一個影片非常相應。裡面提到善知識就是三寶的總聚體,一旦對師長修信念恩,修起堅固的信心,就會產生強大的力量來斷惡修善。但依止善知識和攀緣之間的界線該如何拿捏?
問:關於光冥想是不是也應是一種方便法?
每一次在家族排列中,我們都經常看到前人因為一個起心動念的貪欲或者無明,造成了許多人的受苦。這樣的受困和糾葛,往往牽連到好幾個世代的親人。而後代的子孫常常是以贖罪和逃避來代替真誠的懺悔和面對(譬如:酗酒